材料的质量密度越大,隔声量就越大
隔声量遵循质量定律,即材料的质量密度越大,隔声量就越大。那么问题来了,假如需要比较大的隔声量是不是意味着将材料的厚大无限加大?
答案是否定的,因为两个相同材质相同厚度的材料叠加在一起,隔声量只增加6分贝。举个例子:假如一块厚钢板隔声量是30分贝,那么两块相同厚度的钢板叠合在一起,隔声量不是30+30等于60分贝,而是30+6等于36分贝。那么问题又来了,喜欢思考的同学会问,假如我们需要每一个大隔声量的材料,总不能无限制叠加材料吧?是的,声学专家(注意不是“砖家”)花很多精力去研究,怎么样采用轻质的材料也能获得较大的隔声量。市场上有一些质量比较轻的材料就能取得比较大的隔声量。
吸声材料:常见的吸声材料都是多孔材料,比如玻璃棉、海绵等,吸声系数跟面密度、厚度、安装的空腔深度有关系。所以在声学上,常用布艺包裹玻璃棉、海绵作为吸声软包。也有吸声材料是无孔的,比如很薄的三夹板、五夹板等,这些材料只能吸收低频。需要指出的是吸声材料在声学上的应用,只是吸收噪声源的反射声(即解决房间内的回声)。而隔声材料是专门用来解决噪声源的透射声的(即解决噪声穿透的问题)。
隔声量遵循质量定律,即材料的质量密度越大,隔声量就越大。